在建筑領域,防火性能始終是材料選型的核心指標。近期,多組針對輕質隔墻板的耐火實驗引發(fā)關注,其真實表現究竟如何?本文結合實測試數據與工程實踐,揭開這一新型材料的防火真相。
某建筑科學研究院的耐火實驗中,厚度為100mm的輕質隔墻板在1000℃高溫下持續(xù)受熱3小時,背火面溫度始終未超過臨界值,且未出現竄火現象。實驗顯示,其防火等級達到A1級標準,遠超《建筑設計防火規(guī)范》要求。
一、工程實踐:從實驗室到施工現場。
在重慶某商業(yè)綜合體改造項目中,2000㎡的輕質隔墻板被用于劃分防火分區(qū)。項目負責人表示:該材料不僅通過消防驗收,其干作業(yè)施工方式還縮短了30%工期。
二、輕質隔墻板的防火性能源于其復合結構:
表層防護:硅酸鈣板作為防線形成隔熱屏障;
夾芯阻燃:聚苯顆粒與水泥發(fā)泡混合層在高溫下釋放結晶水,吸收熱量并延緩溫度傳遞;
整體穩(wěn)定性:公母榫槽連接結構確保高溫下墻體完整性,避免傳統砌塊墻因熱脹冷縮導致的坍塌。
三、用戶視角:安全與效率的平衡
某裝修公司項目經理算了一筆賬:“相比傳統加氣混凝土砌塊,輕質隔墻板每平方米成本降低15%,且無需濕作業(yè),建筑垃圾減少?!睂τ谧≌脩舳裕?5mm厚墻板的隔音效果達45分貝,防火與舒適性兼得。
四、行業(yè)啟示:材料革新推動安全升級
隨著裝配式建筑發(fā)展,輕質隔墻板已從“可選材料”升級為“標準配置”。輕質隔墻板用硬核表現證明:防火性能并非“紙上談兵”,這一材料正在重新定義防火隔墻的標準!




